论地名词“峦”

发布时间:2024-04-19 11:09|栏目: 大湾区 |浏览次数:

  山体类地名词“峦”的释义最早见于《尔雅》,晋郭璞注曰: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。”“峦”具有狭长的古楚方言义。地名词“峦”较早融入通语,在湖北省现今地名系统中较为少见。地名词“峦”在我国多省均有分布,不同地域的分布也呈现出不同特征:湘语和西南官话区中可见“峦”用为专名,为方言记音词,表圆义;云南傣族聚居地的“峦”地名表山峦义,但在内部结构上与汉语地名有所区别,具有通名“峦”前置以及傣汉语言融合的特点;又丛林义的地名词“峦”,主要分布在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赣方言区。

  “峦”是用以指称山体类自然地理实体的通名,作为地名词使用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云南、广西、浙江等省。“峦”的释义最早见于《尔雅·释山》的“峦,山堕”,晋郭璞注曰: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。”(荆州,即楚国都城“郢”所在地,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。为避免与现今地名荆州相混淆,文中需表述郭璞所注“荆州谓之‘峦’”之“荆州”时,皆称为古荆州。)《王力古汉语字典》将“峦”解释为“小而锐,狭而长的山”“山的泛称”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峦”的释义较为单一,仅为“山(多指连绵的)”。“峦”是具有丰富表义功能的山体类地名通名,论文将结合百度地图和各类方志探讨地名词“峦”的语义演变以及“峦”在现今地名系统中的分布使用情况。论文语料皆出自陕西师范大学汉籍全文检索系统,第三版。

  “峦”郭璞注曰: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。”古荆州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古楚国的都城,是古楚文化的发祥地,“峦”具有狭长的古楚方言义。

  “峦”在汉代之前的文献记载仅见六处。四处与楚地楚人相关,其中三处出自《楚辞》,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登石峦以远望兮,路眇眇之默默。”《楚辞·七谏·自悲》:“登峦山而远望兮,好桂树之冬荣。”《楚辞·九思·守志》:“陟玉峦兮逍遥,览高冈兮峣峣。”一处出自楚国隐士以其名号命名的《鹖冠子》,如《鹖冠子·能天·第十八》:“其得道以危,至今不可安者,苓峦堙溪、橐木降风是也。”此外,“峦”在汉代之前的另两处“峦”文献记载分别可见于《尔雅·释山》:“峦,山堕。”《世本八种》卷第二:“渭水东迳峦都城北。”

  由此可见,“峦”在汉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中,大多与楚辞、楚地相关。“峦”字形又作“䜌”,《包山楚墓文字全编·一〇二》:“新都南陵大宰䜌。”《包山楚墓文字全編·一九三》:“鄟邑人䜌脡。”以上䜌、䜌脡,皆为楚人名。又战国青铜器“䜌书缶”,据黄锡全考证,为楚国器具,其上所用的铭文皆为楚文字。综合以上,“䜌”“峦”二者皆与古楚地域、古楚方言相关。

  高明《古文字类编》收录周晚期伯司簋“峦(巒)”为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䜌,乱也,一曰治也,一曰不绝也。”清段玉裁注曰:“䜌,治丝易棼,丝亦不绝。”据段注,“䜌”具有治丝之意。而丝线狭长、细长的外形特征,与《王力古汉语字典》的释义“狭而长的山”与郭璞所注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”这一古楚方言义同。

  又丝线狭长、细长,并且治丝须达到一定的长度才能绵延不绝或治之紊乱,“连绵不绝”义应为“峦”本义“狭而长”的引申。我国现今仍有“参峦叠嶂”的用法。臧励龢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中有地名条目“参䜌县”,其释义为:“汉置,晋废。故治在今甘肃省青阳县西北。”“参䜌县”后皆作“参峦县”。此外,以“䜌”为声符而演化的系列字族“欒”“鸞”“灓”中均有连绵义的表义蕴含。

  除了具有以上提及的狭长义、连绵义、小锐义,考察历史文献资料可知,“峦”还具有以下义项:1.山脊义,如《楚辞·九思·守志》“陟玉峦兮逍遥”,东汉王逸注曰:“玉峦,昆仑山也,山脊曰峦。”山脊指山最高处,像动物脊骨隆起的部分,亦是山势连绵的轮廓之形,可见“峦”的山脊义与其古楚方言义“狭长义”相关。2.山高义,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登石峦以望远兮”,东汉王逸注曰:“昇彼高山,瞰楚国也。”《初学记·地部》:“山狭而高曰峦。”即“峦”有“山高义”。3.山峰义,“峰峦”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,仅见三例,如《全三国文》卷五十九:“壁立林麓,峰峦如画。”“峦”的山峰义与“峰峦”一词在历史文献中的大量连用有关。4.圆峰义,“峦”圆峰义产生于宋朝,宋戴侗《六书故》指出:“峦,圆锋也。”笔者认为“峦”的圆峰义来自《尔雅·释山》中的“峦,山堕”,《说文系传校录》曰:“嶞,小者也,孔疏以狭长释之,天文家凡狭长者谓之椭圆形,亦曰鸭蛋形。知嶞椭一字。5.山的统称义,“峦”在秦汉时期已经由地名专名转化为通名,后成为一般词汇,形成了大量的“峦”字词语,如峦丘、峦穴、峦谷、峦纹等。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谕以封峦。”“峦”从古楚方言义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”到连绵义、小锐义、山脊义、山高义、山峰义、圆峰义、山的统称义,皆与山体类表义相关。

  “峦”在汉朝时期有连绵义用于北方地名“参峦县”,表明此时期的“峦”已融入通语之中,使用广泛。因此,本文未对地名词“峦”进行历时分布的考察,下面将探究“峦”在现今地名系统中的分布情况和使用特征。

  郭璞注“峦”曰: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”。“峦”在古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使用情况不甚明了。又“峦”在湖北现今地名系统中的使用甚少,利用百度地图对湖北省的“峦”地名进行检索。仅见峦道沟村、峦峰村、柳峦村、柳峦堤、竹峦村、峦大湾6处。

  峦道沟村,地处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,因“溪沟狭窄,山峦起伏,道路崎岖,故名”。此处“峦”取山峦义,“山峦起伏”仍保存有由古楚方言义“狭长”所引申的连绵义。

  峦峰村,地处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。“峦峰大队”为《湖北省当阳县地名志》所收录,其释义为“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,根据大队境内山峦重叠、高峰耸立的地理特点,改为峦峰大队,沿用至今”。山峦重叠用来指山势的连绵之形,此处“峦”取山峦义,仍保留连绵义。

  柳峦村、柳峦堤,位于现今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。但《通城县地名志》中并未见有“峦”地名的使用。“柳峦村”“柳峦堤”在《通城县地名志》中所对应的书面书写形式为“柳大队”“柳堤”,这两处地名皆因其驻地杨柳茂盛而得以命名。由此可见,通城地名中“峦”可对“”进行转写。又《通城县地名志·本县地名主要通名简释》有收录:“”方言,指村在树竹繁茂的山坡、港边、山弯内。”因此,“峦”“”二者释义有所区别。

  竹峦村,地处今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,《崇阳县地名志》未见收录,但其境内有“竹下”“竹王家”“竹杨家”等,其释义皆为楠竹茂密处。“峦”应为第一次地名普查之后,对较生僻的地名词“”的规范化改写。

  峦大湾,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。查阅《湖北省监利县地名志》,峦大湾未见收录,但可见“蛮大湾”,其命名理据为“村处内荆河U形大湾口上,东、西均距河沿300米,人称蛮大湾(‘蛮大’即非常大之意)”。蛮大湾,隶属于红城公社周庵大队,为现今的红城乡周庵村,地图检索周庵村附近仅见峦大湾,并且监利县在地名系统中未见以“大湾”命名的其他地名,据此断定“峦大湾”的“峦”应为“蛮大湾”中“蛮”的改写。

 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:尽管晋郭璞注《尔雅》曰: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”,但是“峦”地名在湖北现今地名系统中却并不常见。据臧励龢的《中国地名大辞典》,参峦县“汉置,晋废”。这说明在汉代古楚方言地名词“峦”已融于通语,这应是“峦”地名在今湖北地区并不常见的原因之一。

  利用百度地图,对“峦”地名的现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,可得到以下数据(相同行政区域内的地名重名编以下标序号以示区别):

  湖南省共有83处:邵阳市,新宁县峦山村1、峦山村2、峦竹山、峦塘边、峦山上、峦山边、峦山坳、峦古里;邵东市的峦山弄子、峦山岭、狮峦村、峦兴村、峦峰井;邵阳县峦塘1、峦塘2、峦山、峦岭上、峦山村1、峦山村2、峦塘冲、峦塘上、峦山铺、峦山院子、峦家冲;洞口县峦山1、峦山2、峦山3、峦田、峦山冲、峦山岭;武冈市峦山、峦山里1、峦山里2、峦山里3、峦山脚、峦岭上1、峦岭上2、峦山铺1、峦山铺2;隆回县峦塘、峦山边、峦山寨、峦丫岭、峦岭上;城步苗族自治县峦山里;绥宁县路峦冲。永州市,冷水滩区峦山岭、峦山1、峦山2、峦岭上、下峦、峦丘头村、峦山岭村、峦井边、峦山岭林场、峦山陈家、峦坵头村茶场、峦井眼组、峦丘头、峦山岭、双峦岭、峦井边;零陵区峦石山、峦岭脚、峦石山村;祁阳市峦山1、峦山2、峦冲、峦山村、峦山井、峦塘冲、黄峦塘;双牌县的峦山东巷、峦山西巷、峦山村;蓝山县峦对角、峦岭脚;东安县峦山仔;江华瑶族自治县峦山背。株洲市,炎陵县峦山路、峦山里、峦山;攸县峦山镇。

  安徽省共有55处:安庆市,宿松县杨树峦、老峦、寨下峦、松树峦1、徐家坟峦、徐家文峦、松树峦2、牛荆峦、枫树峦1、矮脚峦、寨下峦、占峦村、范峦、松树峦3、株树峦、油树峦、朱树峦、罗峦、朱树峦、朱峦、徐家文峦、枫树峦2、苦竹峦1、牛荆峦、徐家坟峦、黄荆峦、沈屋峦、栗树峦1、竹峦2、松峦棵、牛峦、竹峦3、苏峦、曹竹峦、竹峦4、大峦、尹团峦、檀树峦、株树峦、松峦村、坟峦屋、栗树峦2、竹峦屋1、竹峦窝、竹峦屋2、竹峦棵、栗树峦3、栗树峦4、竹峦窠1、高家栗峦、竹峦窠2、竹峦窠3、竹峦屋3;太湖县陶家峦1、陶家峦2。

  江西省共有41处:九江市,都昌县峦里、峦下1、老峦、栗峦、峦下2、峦下3、峦下村、黄喜峦、观音峦、王虎峦、遮风峦、观峦村、庙峦里、老屋峦、西庄峦、莲花峦、芭茅峦、竹峦窝1、竹峦窝2、竹峦村1、竹峦村2、下竹峦、竹峦村3、竹峦村4、竹峦村5、竹峦村6、竹峦周家、上竹峦陈家、栗峦村1、栗峦姜村、栗峦村2、株峦牛家、株峦刘、下松峦、松峦村1、松峦村2、松峦村3;庐山市竹峦陈;彭泽县的竹峦张家、上竹峦;濂溪区杉树峦。

  云南省共有31处: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,盈江县南峦、峦亮、芒峦1、芒峦2、峦营山、巷棒峦、巷棒峦、弄过峦、峦冒坡、峦康齐山、峦谷坝山、芒峦上寨、芒峦下寨、峦冒坡头山、南磨岗峦山;梁河县那峦傣族寨;芒市帕峦、峦杏、峦家寨、雷帕峦;瑞丽市峦门、峦蒙山、峦堂山、峦岩劳山、峦岗果山、峦广别山、帕峦秀山、峦令岗山、峦荡翁山、峦帕良山、峦广帕良山。

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15处:南宁市,横州市九峦村、峦城镇;马山县六峦。来宾市,兴宾区峦山、峦村、瓦峦山。桂林市,永福县峦山、峦山口、峦塘屯;临桂区峦山;荔浦市峦山冲;龙胜各族自治县上峦山、下峦山、峦山屯;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峦山。

  重庆市共有15处:荣昌区峦堡村、峦石盘、峦仓房子;涪陵区峦团寺;开州区峦洞村、峦包;万州区峦冲;巫山县松峦、松峦街;丰都县峦宝山;潼南区峦塘;大足区峦坡、峦塘坝;合川区峦山梁子;南川区林峦路。

  四川省共有6处:成都市,金堂县峦梁子。宜宾市,江安县峦山包、峦宝山、峦包山;翠屏区峦坡、峦井坡上。

  湖北省共有6处:咸宁市,通城县柳峦堤、柳峦村;崇阳县竹峦村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咸丰县峦道沟村。宜昌市,当阳市峦峰村。荆州市,监利县峦大湾。

  贵州省共有4处:铜仁市,思南县峦塘、峦山;松桃苗族自治县峦老寨;石阡县峦老寨。

  楚人建国之初,地域偏远、人口稀少,仅为子男小国。春秋初期楚国开始强大并对外实行疆土扩张,逐渐吞并了邻近的蛮夷部落和诸侯各国。至战国时期,楚国地域进一步得到扩张,达到鼎盛时期,如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中记载:“地方五千余里,带甲百万,车千乘,骑万匹,粟支十年。”其疆土占据今湖北、湖南全省,陕西、四川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江苏、浙江等省部分地区,几乎囊括了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所有的区域,并直达黄河流域。古楚方言的地域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古楚国的疆域,而且指伴随着楚国地域的扩张,楚方言影响到的地域。“峦”在现代地名的分布中则呈现出向南部扩展的趋势,其分布区域以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云南四省居多,但皆在古楚方言区的范围之内。

  吴郁芬等主编的《中国地名通名集解》并未收录地名词“峦”,“峦”地名的现时使用及其分布情况并不可知。下面将根据以上“峦”在全国的地名分布为基础,结合各类地图以及地名志书,对“峦”地名的使用特征进行聚类探讨。

  “峦”作为地名通名使用时,其“专名+通名”的格式表现为“专名+峦”,但是根据以上的分布数据可以看到,主要在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的部分地区存在与地名一般格式相悖的“峦+通名”的用法,如:峦塘边、峦山岭、峦山、峦岭秧、峦田、峦山包、峦山、峦山脑等。以这些地名为依据,检索地名志书可见以下释义:峦山岭,村内田垅中有一圆形小山岭;峦塘边,李姓院子前有一圆形塘,故名峦塘边;峦岭秧,因为山较峦,山下有秧田,故名;峦山,山呈圆形。峦潭,村前有一水潭很园(即“圆”),方言曰“峦”,得名。

  《汉语方言大词典》中有:“峦(巒)luan35〈形〉完整。西南官线]鸡蛋吃~的。”又词条“”,与“峦”音同,在西南官话和湘语中皆表“圆的”。“峦”表圆义的地名分布与《汉语方言大词典》中提及的区域相一致,因此,“峦”具有圆义,实为汉字书写的方言记音。在这类地名结构中,“峦”仍为专名,表示圆义,其后接有山、塘、潭、岭等通名。

  云南地名可见大量汉字字面无法理解的地名,如雷帕峦、帕峦秀山、峦冒坡头山等,这些地名大多为傣族人民的聚居地,是傣语地名。从云南地名的分布数据来看,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类型的地名格式:一为“峦+专名”,如峦相、峦亮、峦杏、峦门等;一为“峦+专名+通名”,如峦营山、峦荡翁山、峦广山、峦蒙山等。这些格式与汉语地名的一般格式为“专名+通名”相悖。下面根据《云南省盈江县地名志》《云南省景洪县地名志》探究其释义。

  峦安山(景洪):傣语。峦,山包。安,凹。峦安意为马鞍山包,山顶两山间呈鞍部得名。

  峦康齐山(盈江):傣语。峦,山。康齐,狮子。峦康齐山意为狮子山,以貌似狮子得名。

  通过以上地名条例可知,“峦”的字音在傣语中的意思也为山峦。傣语地名的内部结构较汉语地名“专名+通名”而言,呈现倒装状态为“通名+专名”,在以上地名中“峦”皆为通名的前置,如峦谷、峦允、峦营等地名。而峦西山、峦安山、峦康齐山、峦允宋山等这些地名,其最外层的重叠通名“山”,应是在傣语地名“通名+专名”形成之后附加而成,是傣汉民族融合而产生的地名形式。傣语地名采用汉字记音,单单从字面无理据的组合上看,并不能一眼知晓地名的属类,而附加通名“山”,语义羡余使其“通名定类”的功能更为显现。“峦”的山峦义在云南的傣语地名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。

  观察“峦”的现代地名分布,以下地区出现了大量的“峦”与植被名称联合命名的地名: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,江西省九江市的都昌县、濂溪区、彭泽县,湖北崇阳县、通城县。这些用植被名与通名“峦”联合命名的地名呈现出来的区域性特征较强,所涉及的植被种类较为丰富,以柳、竹居多,此外还可见杨树、松树、枫树、荆棘、栗树、株树、莲花、芭茅、杉树、檀树等。针对以上地名命名的特征,结合《通城县地名志》,考察湖北通城县隽水镇的现今地名柳峦村、柳峦堤。《通城县地名志》收录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后的相关地名柳堤、柳大队,柳堤、柳大队命名的缘由为“河堤上杨柳茂密”,由此可以看出,通城县地名柳峦村、柳峦堤中的“峦”并无山峦义,实则为“”。

  《汉语大字典》释“”为:同棽,唐元结《引极·望仙府》中有“云溶溶兮木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棽,木枝条棽俪儿。从林,今声。”徐锴《说文系传》曰:“繁蔚之儿。”王筠《说文句读》又有:“棽俪者,木之长枝四出,亭亭如车盖。”由此可见,“”并非为“峦”,实则表示树木繁茂义的“棽”的异体字“”。

  《中国地名通名集解》收录有与“”同音同义的地名通名“埜”,其读音皆为luan51,释义皆为“山间小片茂密树林”,二者的使用区别仅在于分布地域,其中“”主要分布于湖北省,“埜”主要分布于湖南省。尽管湖北省的现今地名系统中已经看不到“”地名,但是使用地图搜索,湖南岳阳市临湘县地名中可见“埜”类地名栗埜、柳埜、竹埜、竹埜屋、楠竹埜、朱家埜、杜马埜、松树埜、栗埜村、竹埜刘家等共计10处。

  《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》和《汉语方言大词典》皆无收录丛林义的、埜。笔者认为,“峦”的植被密集分布区的义项,即丛林义,应来自方言词“”“埜”,因其音近,且“”较为生僻,所以逐渐为“峦”所替代,使“峦”具备丛林义。

  此外,查阅《江西省波阳县地名志》,波阳县即今鄱阳县,可见直接以“峦”表示植被密集处的地名有柳峦、竹峦里施家、峦下、槠树峦。以上地名中的“峦”的丛林义来自方言词(埜)无疑。又从方言分区上看,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、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和上饶市鄱阳县、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和崇阳县、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县皆属赣语区,因此初步断定“峦”的丛林义用法应来自赣方言。

  山体类地名通名“峦”,从《尔雅·释山》中的“峦,山堕”到郭璞注释的“山形狭长者,荆州谓之峦”,“峦”的使用范围由荆楚地域扩大到了我国现今地名系统中的大部分地区。尽管“峦”在湖北的现今地名系统中较为少见,但也仍较好地保存了与其古楚方言义“狭长义”密切相关的“连绵义”,地名词“峦”是印刻古楚方言与文化的珍贵刻痕。又地名词“峦”在我国现今地名系统中的地域分布和使用特征不尽相同,它不仅有与古楚方言义一脉相承的山峦义,在部分区域还可为湘语、西南官话的方言记音词,并在地域分布上称呈现赣方言的特征。地名词“峦”具有弥足珍贵的地域语言文化价值。

Copyright © 2012-2023 24小时新闻网站 版权所有
 备案号:粤ICP备88899988号-1